国内新闻|2022年5月
2022年第一季度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4872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9622亿元,同比增长8.4%。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6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522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投资32428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投资69923亿元,增长6.4%。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3%。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9.0%,制造业投资增长1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9.3%。制造业资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0%,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4%。
2021年亚太地区工业涂料市场份额约为45%
近日,全球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PrecedenceResearch发布了关于全球工业涂料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报告称,2021年全球工业涂料市场规模约为856亿美元,2022年全球工业涂料市场规模约为881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工业涂料市场规模约为11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
亚太地区是工业涂料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低劳动力成本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者在亚太地区开展工业活动。因此,该地区制造设施数量的增加正在推动建筑活动,预计这将在预测期内推动对工业涂料的需求。据悉,2021年,亚太地区工业涂料市场份额约为45.5%。
基于该产品,丙烯酸细分市场在2020年以最高的市场份额主导了全球工业涂料市场。丙烯酸工业涂料因其耐腐蚀性、抑制能力、更好的附着力、快干性和耐腐蚀性等特性而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
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下的国内化工市场现状
据全国能源信息平台发布的消息显示,近期,受疫情影响,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多个化工大省受到封控,甚至波及了长江经济带的十余个地区,覆盖化工企业超过1万余家,可以说是国内化工行业的“半壁江山”。不少化工企业表示,企业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一进一出”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开工生产的节奏严重受挫,跨地区业务难以展开,部分员工也被迫居家办公。
疫情对于国内化工企业的影响主要是开工和运输两个方面,叠加上游能源市场的波动,断供危机正在悄然逼近。企业开工方面,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原因则大多数是因疫情所导致的成本端价格过高和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以钛系市场为例,近期钛矿市场受下游市场影响,近期开工不足;钛白粉则由于原辅料价格高位,以及钛白市场现状等原因,部分厂家减产停产,导致市场开工不足;受原料高位影响,海绵钛同样开工不足。
除了国内的疫情反扑对于化工企业产生巨大冲击之外,当前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也影响着国际化工市场。众多欧洲化工大厂受到此影响,在抵制俄罗斯能源的同时自身也承受着能源断供的压力:巴斯夫公开声明在德国天然气作为原材料或能源没有替代品;壳牌则关闭了位于荷兰莫尔基克的乙烯和丙烯裂解装置;佐敦同样收到俄乌冲突的影响,决定暂停其在俄罗斯的业务直至另行通知。
总而言之,公共卫生事件叠加地缘政治使得国内外不同规模的化工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如何适应当前不断震荡的市场,减少风险向下传导,在危机中寻求机遇是国内化工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湖北“十四五”化工营收欲达7500亿元
湖北省经信厅近日印发的《湖北省现代化工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现代化工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500亿元,力争迈进全国石化强省第一梯队行列。
《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培育5家主营收入过500亿元、10家过100亿元、20家过50亿元企业以及5个过500亿元化工园区;炼油、乙烯、轮胎、尿素、磷铵、烧碱、苯甲酸钠、纯碱、有机硅、草甘膦、黄磷等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跃居全国前列;新产生的磷石膏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绿色化工园区完成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国家重要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国内一流的微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2021年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发布,多家涂料颜料企业入围
2022年3月30日,以“领跑者”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企业标准‘领跑者’发布会”在京顺利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2021年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在涂料颜料领域,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华佳表面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展辰涂料有限公司、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7家企业分别作为水性木器涂料、粉末涂料、防腐底漆以及二氧化钛颜料的企业标准“领跑者”入围名单。
本文收录在《PCI中文版》杂志2022年5月刊中